当前位置:最早小说>都市言情>大漠雄鹰苏勒坦汗> 第1229章 复兴汉室有人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29章 复兴汉室有人随(1 / 2)

发生在云南的一幕固然血腥,却早在平西王预料之中,离开云南前他便已布局,如今不过是水到渠成而已。更令他关注的是其他各省的情况。

邻近云贵的两广是他关注的焦点。前些年两广总督卢兴祖因为诈贿案被人弹劾,清廷本有以山东巡抚周有德取代之意,卢闻之上疏自陈乞罢斥,后周有德兵败被卫军俘虏止事乃止,但卢兴祖的心中与清廷生了嫌隙,老谋深算的吴三桂趁机拉拢。闻听西安城破的消息后,卢总督立即联络广西巡抚金光祖多次向吴三桂上疏示好。不过他俩的投靠并不意味着两广真正纳入平西王的麾下,无他,此二位除了能指挥自己那少得可怜的督标、抚标外,并不真正掌握两广军权,想让两广属吴,非实力派点头不可!

广西的实力派人物广西提督马雄早与吴三桂暗通款曲,不过另一位实力派人物、定南王孔有德旧部、前任广西提督加太子太保缐国安态度始终不明朗。好在两年前线国安告老致仕,清廷为拉拢其麾下军队,授孔有德的女婿孙延龄广西将军职,代替缐国安统辖孔有德旧部。这位孙将军在军中并无威信,麾下将领胡同春、李一第等早被吴三桂收买,后见吴军势大,索性也被部下裹挟着向平西王爷上了劝进表。

这便意味着广西已经纳入平西王的势力范围,不过广东的事便没有那么容易。一向在面上与吴三桂共进退的平南王尚可喜这一回居然迟迟不肯表态,连带着一向唯尚老儿马首是瞻的广东巡抚刘秉权也不敢表态,联想起尚老儿前番派儿子尚之信率军去湖广增援屯齐的举动,是与屯齐达成了某种协议还是想扩张势力、寻机自立,当真不好说!至于是否是因为尚可喜想为大清尽忠,吴三桂是打死都不肯信的。

看来对广东须下猛药才行!好在他早就笼络了江西巡抚董卫国、南赣镇总兵胡启泰,当初尚之信奉尚可喜命由广东北上增援湖广时,他便曾指使胡启泰百般刁难,江西一省其实已在掌中。一边请董卫国、胡启泰修书力劝尚可喜,一边积极笼络广东的其他势力。驻潮州的续顺公沈永兴很快归顺,他的归顺令尚可喜的态度变得恭顺很多,虽然依旧不肯明确表态,但写给平西王的信中却多了不少谀词。

吴三桂何许人也,岂容他首鼠两端!命云南提督张国柱、总兵塔新策、韩天福领军两万进入广西,与广西提督马雄、广西将军孙延龄合兵一处威慑广东,又命南赣镇总兵胡启泰屯兵于赣粤边境,向尚可喜施加军事压力。没想到尚可喜骨头甚硬,硬是不肯归顺。

变数发生于福建。割据福建的靖南王耿继茂一开始态度与平南王尚可喜一样,拖着不肯明确表态。可前不久台湾郑氏的军队大举袭扰福建,令他生出找棵大树依靠的想法。加上浙闽总督李率泰与吴三桂私交很好,不住地劝说耿继茂拥戴吴三桂打出复兴明祚的大旗,如此不仅能交好吴三桂,还能让仍然打着大明旗号的台湾郑氏失去攻打福建的理由。耿继茂认真思量后居然同意了。

靖南藩的投靠令吴三桂势力大増,也在安徽、江苏、浙江等省引发连锁反应。一直左右徘徊的江南江西总督郎廷佐、江南提督梁化凤、安徽巡抚张朝珍、江宁巡抚韩世锜、福建巡抚刘秉政纷纷向吴三桂抛起媚眼。福建巡抚刘秉政还主动给亲弟、广东巡抚刘秉权写信,让他劝说尚可喜同意拥吴复明。

“驱逐鞑虏,复兴中国,正其时也!吾弟不可迟疑,迟则有罪于华夏”刘秉政的这封信写得慷慨激昂,看得刘秉权泪眼婆娑,神州沉沦二十多年,今日又至汉室复兴之时!遂不再犹豫,亲往平南王府做说客。

然而来到王府却被门房所阻,言平南王爷正在会客。有人比他快了一步,满清派往广东勘察海疆的兵部侍郎介山、副都统科尔坤先他一步拜见尚可喜,还带来了驻镇江的镶黄旗固山额真、镇海大将军刘之源写给尚可喜的一封信。满洲包衣出身的刘之源与屯齐关系密切,在信中极力劝尚可喜与自己一同拥立屯齐为帝。

“吴贼狼子野心,受明室厚恩却绞死永历,此种人如何可以信任若拥立吴贼,日后必遭反噬!请您三思!”介山激动地大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最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