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最早小说>武侠修真>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第119章 收留贫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9章 收留贫民(2 / 2)

姜氏不觉得姜月这样的念头这是个好主意,想阻止她,“阿月,这样会不会不太好?来我们铺子买东西的可是有许多的达官贵人,若是公开让那些乞丐们帮着做,恐怕贵人们可能就不愿意买了。”

这话说的确实有道理,有些贵人格外讲究的,连东西掉在乞丐们待过的地上都可能不会要了,更何况还是他们用手碰过的。

姜月也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样做确实可能会影响百宝阁的销量。

但她对此也不是没有准备。

姜月准备效仿现代那些扶贫做法,从百宝阁其中一个铺面中腾出一面墙的位置出来,写上“扶贫行善区”,写明了这部分的东西经过了流浪的乞丐之手。

至于她们买不买,姜月心里其实没什么底。但愿能有些人美心善的女子愿意买,若真是没什么人买,那姜月也只能另想它法了。

反正到了春天回暖以后,万物复苏时她还能做别的打算。

将就将就把这冬天过去了吧。

于是,姜月说干就干,告示一出,她便将跟着她的木匠石匠全部召集到一处,宣布后面的安排。

那些木匠石匠见两月有话要说,便赶紧放下了手中的活计,专心听她讲。

姜月开口道,“今日叫大家来,是想说下调整月银的事。”

众人闻言顿时眼里都是欣喜,他们对于这样的开场白那可是太熟悉了,姜姑娘宣布月银的事向来都只有涨的没有降的。

如今临近年关,过几天就是月底了,姜姑娘估计是体恤他们,又要给他们涨了吧?

不过,这次姜月讲的却同往常不一样。

她道,“大家也知道,如今外边天气冷,也有不少人在挨饿受冻,我准备让外面流浪的那些百姓在我姜家杂货铺那边帮着干些杂活,但他们不熟悉活计,我也不熟悉他们,因此需要一些人去当监工看着他们。”

众人面面相觑,姜姑娘这是什么意思?

要赶他们一部分人去做监工?不做现在的活计了?

当然他们最关心的还不是这个,监工这种不怎么需要出力则不太需要动脑子的活计,给不了现在这么多月银吧?

有人便问了出来,“那姜姑娘,监工具体是做什么?去做监工的人月银给多少?”

姜月已经提前算好了,她道,“做监工的那些人,其实只是换个地方做东西,在这里做什么去了那边还得要做什么,只是有我们自己的人看着我更放心些。月银算法不变,不过为了鼓励大家,也因为做了东西还要辛苦大家送过来,去那边监工的,一个月多三两银子。”

其实乍一听,三两银子相对于他们二十到四十两月银来说并不多。

可姜月没忘记,姜家最初一个月只能挣二两银子。

众人们也没忘记,他们在来姜家之前一个月拿的要比现在至少少了个十五两,大多也就拿个十几两。

那个时候,谁家愿意给他们多一两银子月银,他们都愿意屁颠屁颠地跟着后面的。

因此姜月这话一出,除了褚信和少数几个不怎么缺钱家里又离集市中心近的人,其他人竟都是要去。

有人问褚信为什么不去,他道,“我要省点时间给百宝阁多做些东西,哪有那样多的时间来回跑?”

姜月听了只笑,便让愿意去的人收拾收拾东西往姜家杂货铺搬,又叮嘱了几句到时候教贫民们做什么。

估摸着这两天消息一传开,就会有贫民过去了。

*

年关将近,临近春闱,夫子布置的课业逐渐繁重,裴秋生也愈发繁忙起来。

不过,由于有夫子的传道受业解惑,又有系统的加持,裴秋生的备考之路顺风顺水。

这日月底,他来百宝阁时,意外地发现院子里的工匠少了许多,他看见褚信正在院子里面雕一朵黄玉,待他收手时方才问道,“褚大叔,人怎么这么少,其他的工匠们去哪儿了?”

褚信道,“前几天都搬到去姜家杂货铺那边干活去了,姜姑娘要给乞丐们住处和活计,让大家帮忙盯着些。”

裴秋生一细问,才得知姜月将许多流落在街头的贫民们安置到姜家杂货铺了,他们白天在那里干活,领了银子就去街上买吃的,晚上就在姜家杂货铺打地铺,听说许多人都已经盖上了棉被。

还听说姜月已经开始着人准备冬衣,到时候也像棉被那样租给他们。

裴秋生心下叹服。

其实他这几天在府里隐约听见底下人在议论长安城有商铺招那些乞丐们做工,只是他当时正在被夫子考学问,过后也没放在心上。

如今才知道,他们口中的商铺就是百宝阁。

难怪今日他来的路上,路上的乞丐竟少了许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最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