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最早小说>武侠修真>炮灰夫妻科举养家日常> 第70章 元宵诗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0章 元宵诗会(1 / 2)

第70章元宵诗会

裴秋生在国公府的日子,说好过也好过,说不好过也不好过。

好过是因为镇国公闻渊和国公夫人闻氏对他十分看重,但凡是他想要的亦或是觉得对他有帮助的,都会替他寻来,说是将他放在心尖儿上也不为过。

不好过是因为他的存在影响到了一些人的利益,因而府里的一些人表面是欢迎他的,内心却希望他永远都没能回来。

众所周知,闻渊除了闻氏这位正妻之外,还纳了两个姨娘,分别是许氏和郑氏,各育有一子一女,这在高门大户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但由于世子失踪多年,他们的境况便与寻常世家有所不同。

许氏生的庶子名为闻北坤,庶女名为闻潇潇。郑氏生的庶子名为闻北城,庶女名为闻千落。

原本裴秋生,或者说闻北轩,没回国公府的时候,许氏和郑氏都认为国公府可以一日无世子,但不可能一世无世子,闻渊迟早会从后辈中选一位作为继承人的,而两位庶子则是最有希望成为世子的人。

甚至身为侧室的她们也有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坐上国公夫人的位置。

而闻潇潇和闻千落活在自己亲生娘亲的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有类似的想法,巴望着自己有一天能成为镇国公府唯一的嫡女。

当然由于镇国公府未分家,府中除了前面说的两位庶子,旁支中也有一些比较优秀的子弟。譬如已经中了举人的闻北哲,是闻渊兄弟闻振邦的儿子,是府中年轻一代的佼佼者,也是有希望被过继给闻渊从而成为世子的。

可他们这些人盼了许久的一切,都因为裴秋生回府、并在认亲宴上被闻渊正式封为世子而破碎了。

而且裴秋生连童生都不是,甚至最近半年才开始上学。

这样的人,将来怎么能管理好镇国公府这一大家子,甚至带着大家奔前程?

且不说闻北哲已经中了举人,闻北坤和闻北城都是秀才,就说全府上下到了十五岁才开始上学的,除了裴秋生便找不出第二个来。

他们不能理解闻渊为何如此草率地就定了他世子之位,多少都觉得他可能是被喜悦冲昏了头脑,或许有一天会意识到他们才是最好的人选。

因而今日的元宵诗会,他们都盼着裴秋生因为答不出来而当众出丑,甚至可以说他们是迫不及待想看到这一幕。

诗会准备开始时,大家讨论着以什么题最为合适。有的人说以元宵之月为题,有人觉得以灯会为题更好,而闻北哲和闻北坤他们觉得将两个都纳进去则更有意思,其实只是单纯的想提高难度。

通常这样的诗会追求的只是个雅兴,题眼一般由易到难,上来就直接采用难的并不多见,但也不无不可。

于是,当丞相嫡长子谢云昭和长乐郡主温慕言提着精致的走马灯来到诗会时,众人纷纷认同了最后一种。

因为他们手里的灯太好看了,所有人的视线都被它们吸引。

“这莫不是无忧手工坊的那两盏走马灯?”镇国公问道。

长乐郡主和谢云昭回道:“正是。”

“果真是百闻不如意见,确实是精妙啊,老夫也算是开眼了,”镇国公近日无暇去手工坊,只是听府中人说起,如今亲眼见到不免赞叹道。

闻北哲再次提议道:“不若就以‘月’和‘灯’两个字为题眼,我们击鼓传花,拿到花的人便需答出一首前人所写或自己作的含‘月’字和‘灯’字的诗?”

裴秋生不免看了闻北哲一眼,他其实明白对方为何这样急切,不过是想早些看他难堪罢了。

这些日子,他其实能感受到,自己在国公府中的境地其实很一般,有不少人其实是不认同他这世子之位的,明中暗中针对他的不在少数。

“就以这个吧。”众人都觉得不错,均是附和道。

镇国公看了裴秋生一眼,见他没什么异样,便也没提出什么。

他今日不下场作诗,只是作为旁观的听众。

于是作为本次诗会的主持者赵太傅便宣布道:“以‘月’和‘灯’为眼,诗会即将开始,请长乐郡主和谢公子入座。”

温慕言环视一圈,而后在赵太傅家的嫡女赵莹身边坐下来。

她落座时,不经意间看了一眼谢云昭,却发现谢云昭刚好也在看她,他当即微愣了一下,只一瞬间视线便又落到了她手中的灯上。

温慕言并没有放在心上。

赵莹朝她竖起大拇指,同她耳语道:“姜姑娘这盏灯笼还真被你买来啦?阔绰!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能开始做小木雕,我都有些想念了。”

温慕言温柔一笑道:“我今日问过她了,她说新的黄杨木到了,过几天就做。”

“真的?!太好了,”赵莹很是高兴,她余光看了一眼裴秋生,忍不住议论道,“不过,我真没想到姜姑娘的表哥居然是镇国公走失的世子,这天下的事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温慕言笑而不语,她却觉得哪有人将从人贩子中得来的人放在家里同女儿做表兄妹的,想必是另一层微妙的关系。但顾及到姜姑娘和裴秋生的名声,她什么都没同赵莹说。只是轻声附和道:“嗯,是啊。”

谢云昭看了一眼在场的人,一眼便看到了裴秋生,于是连忙在裴秋生身边坐了下来,激动地同他打招呼道:“秋生、不,北轩,你还真来了?”

前段时间,谢云昭有空时便去逸梅书坊买裴秋生的字,令他惊讶的是,裴秋生的字不知为何不停地在进步,写得一幅比一幅好。他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办到的,正当他想一探究竟时,裴秋生却突然不卖字了,他的书字一连十几天都没出现过在书坊里。

而后,他在镇国公府的认亲宴上看到了裴秋生,才知道他原名闻北轩,是镇国公府的世子。

听说他可能会参加元宵诗会,因而今日便来赶场子凑个热闹。

裴秋生笑着回道:“见过云昭兄,你今日不是去看灯会听戏吗?怎么会来这儿?”

他记得谢云昭同他说过,长安城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最是繁华,他每年都会参加灯会然后再去茶楼中听戏,乃是他人生一大乐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最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