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巫州
也不知是不是被自家亲爹吓到了,沈之洲都还没真正开始害喜,差了点的胃口又涨回来了,除了比以前更嗜睡、更感性些,倒是一点没被折腾到。
这日,沈之洲忽然来了兴致,不想在家吃早食,宋清便带着他去了县里。
两人进了一家早点铺子,要了两碗豆腐脑、两屉小笼包。
坐下吃了没几口,宋清瞧见街上有人卖橘子,“你先吃着,我去给你买橘子。”
也不知道沈之洲是在哪里听到还是看到人家卖橘子了,昨晚上回去就说想吃。
宋清以前就每日给二三十个铜板做零用,想买点小吃水果什么的都是够的。最近因为有孩子了,担心他馋嘴的时候钱不够花,给他的零用钱也翻番了。
不过沈之洲都是怎么揣着出去就怎么揣回来,路上遇见什么想吃的了也不会自己买,非要回家了让宋清给他买。
好在宋清记性好,第二天指定记得给他买回来。
橘子买回来,沈之洲就不想吃豆腐脑了,摸了个绿油油的青皮橘,拿在手里剥起来。
“不吃了?”
沈之洲点点头。
宋清就把他的豆腐脑端过来吃了。只要沈之洲想吃又吃得下,就算这个吃一点那个吃一点,剩下的都有宋清给他解决。
“解解腻。”沈之洲笑眯眯地掰了一半橘子递给宋清。他的豆腐脑多加了两文钱的糖,宋清肯定不爱吃的。
“嘶!”只吃了一瓣,宋清就忍不住龇了龇牙,好酸!听说怀孕的人喜好酸辣,看沈之洲在家主动开始吃辣,现在又一口一瓣青橘,无知无觉的样子,这说法应该是错不了了。
见宋清酸成这个样子,沈之洲就把剩下的橘子都拿过来了,可不能浪费。因着制糖作坊办起来了,县上对水果的需求量也高,这些果子多多少少都涨了点价。
别看这橘子酸,刚上市得卖六文一斤呢!
吃过早食,再给学生们一人带了个包子,两人就去了衙门。
西花厅多招了一个夫子,正是沈之洲在杨夫子那儿上学时候交的好友,乔雪儿。
乔雪儿家里是开酒坊的。她年纪比沈之洲还要小两岁,头上有个阿哥已经嫁人了,底下有个七岁的弟弟。
她父母打算让她弟弟去上学,她也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便不想让她继续上学了。
沈之洲找到她时,媒婆已经去了她家好几次。若不是忽然当上夫子、每月能有点进项,再加上乔雪儿闹腾得厉害,说不定男方女方已经交换庚帖了。
她和沈之洲一人上一天课,宋清有时间了就去替沈之洲上上课。遇到夫夫俩都有空的时候,便窝在家里,一人做小衣裳,一人翻医书。
不过宋清不让沈之洲做太久针线活儿,一日不能超过半个时辰。其余时间在他边上温书作文章都行,什么时候烦了,两人便一起到田间地头走一走。
以往这时节,家家户户都秋收完了。青壮年们便趁农闲去镇上、县里找工做,好给家里添几个零用。工钱不高活儿还重不说,也不是人人都找得到活儿的,十个人里有四个能找到就不错了。
于是青壮年只能和妇孺一起,要么去城里摆摊卖多余的粮食,要么上山砍过冬的柴禾、找些野果野菜,有运气顶顶好的时候也能挣到一笔钱。
不过今年就不一样了,不管是在村里的菌地干活儿,还是给衙门晚播的地收庄稼,抑或是有吃得了苦的,跟着到其他县镇去修路,都是来钱的门路。更别说还有新开的制糖作坊了。
总之往年秋收完了,一家子都不敢好好吃一顿饱饭,生怕差这一口就交不上税了。今年只靠做工的钱就能交上一半税钱。
言归正传,今日是乔雪儿上课,夫夫俩还是来了衙门。原因无他,孙淑一回来了。
到了衙门,两人径直往衙门议事的二堂去了。
孙淑一和范理已经到了,正饮茶等着夫夫俩。
“给宋先生、沈夫子看茶。”孙淑一请两人坐下,话音一落就有下人上茶了。
见孙淑一二人面色凝重,宋清率先问道:“不知孙县令可谈妥了修路事宜?”
“未曾——只能说成功了一半。”
照理说宁阳县的路已经修好了,知州只要点个头,走库房拨银,宁阳县现成的技术工、有经验的犯人就能输入各地,加上眼下正值农闲,各县镇同时动工,快的话来年春播之前,最不济一两年就能实现全州通路。
这样大的政绩,足够从五品的地方知州调做京官了。再大胆点想,都做到京官了,天子脚下,虽然还不能参与朝会,那不比地方官有盼头?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京官大三级。这可不是说说而已。
最早小说